穿过弯曲的小巷,不到五分钟,杨不一就来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一个不大的寺庙掩映在这些石砌的建筑中。说是寺庙似乎有点不太贴切,那个大小更像是一个四合院。藏青色的砖墙,有一些烟熏火燎的痕迹,那种旧旧的沧桑感在告诉过往的人们,这里曾经也是香火旺盛的地方。
庙的门口有两只石狮子,不像很多地方那么的威武雄壮,却显的憨态可掬。虽说是石雕,不过狮子的头上,尾巴上,甚至爪子上都已经被来往的人们摸的光滑溜溜的了。
庙门正上方挂着一个匾额,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人所书“灶君庙”。这里就是杨不一今天来的目的了,灶君庙比邻人才市场,刚好今天又是十五。所有的条件都齐了,杨不一准备召唤神龙了....好吧,开玩笑的,今天他来这里是另有企图。
灶君又叫灶王爷,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
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现在在有些农村还保留着这些习俗,不过在大城市已经见不到。
送灶神的时候是要供奉粘牙的甜食的。为什么呢,因为灶神是玉帝派到民间来监察人间疾苦的,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话。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咱们这位灶王爷有点不靠谱,玉帝派他下凡来他却什么事都不做,天天抽烟喝酒打麻将。等到二十四这天回天庭汇报工作的时候,玉帝问他人间的一些情况,这个时候他就傻眼了。大老板问话了,当然要给个反应啊,但是因为平时都不知道干什么去,自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禀了,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后面急中生智,脑中灵光一现,他曾经见过百姓用麦秆喂牲口,就禀告玉帝“现在的百姓太过分了,居然用麦子去喂牲口。”玉帝听了大怒,这也太不知道勤俭节约了吧,于是便下令第二年给人间降下灾祸,以示惩罚。
其实百姓很冤枉啊,用麦子和麦秆喂牲口这是两回事啊。可惜我们的灶王爷工作马虎,麦子麦秆傻傻地分不清,害的大家都受苦受难。百姓们对灶王爷是又恨又怕。转眼第二年送灶神的时候又要来了,百姓们害怕他上天又去乱说,一个机智的少年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饴糖做成馅饼请灶王爷吃了再上路。
灶王爷这贪吃鬼不知其中有诈,高高兴兴的吃了饼,上天复命去了化了,粘住了他的嘴巴,张不开嘴,让他没有机会在玉帝面前乱说话。
以前灶王庙的香火还是蛮旺盛的。毕竟管着人间的监察还有饮食等等,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的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毕竟灶王爷不是主流神仙,不能送子送财,有求必应,逢凶化吉。不过呢,杨不一来这里又不是来求神拜佛的,他是来满足口舌之欲的。
每逢初一十五,这间灶王庙就有福利啦。灶王庙的特殊技能是啥,当然是糖饼啦。遥想当年,连灶王爷的嘴的都能糊住的糖饼,那美味就可想而知啦。虽然想在香火不旺了,但是糖饼却作为一种美食文化传承了下来。
杨不一也是听朋友的介绍,专门跑来吃的。当初找了好久,才在这个偏僻的小巷找到这座庙。自从那次吃过以后,他就深深爱上了这里,只要时间合适,那他是场场必到,从不拉下。就跟老年活动中心那些打麻将的老头老太太一样,每次都特别准时。好吃又不贵,简直就是他这种贫困级吃货的福音。
还没有踏进庙门,就闻到一阵阵香气飘了出来。杨不一使劲闻了一下,嗯,对的就是这样芝麻的焦香味,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走进庙门,就是一个颇大的天井,正规四合院的布局。正对大门的就是灶王爷的“大殿了”,供奉着灶王爷的神像。左边是庙里他们住的地方,右边一整排,居然是厨房......当杨不一第一次见到的时候都傻眼了,这么大的厨房,占了庙里所有房间三分之一左右,真是吃了一大惊。这到底是一间庙,还是一个食堂啊。犯得着这么大,这么霸气吗?不过后来想想也对,灶王爷何许人也?以前人家可是全球华人厨艺总监好吧。在他的根据地,不把厨房修大一点,都不好意思出去吹牛了。
平时大殿前的天井会摆上一个香炉,偶尔周围的老太太啊什么的会来上上香,碎碎念的求一些什么。其实,人有信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了信仰就会有希望,会有所畏惧。
不过今天全都收拾啦,颇大的天井整齐的摆上了12张大方桌,每张桌子再配上四个条凳。活脱脱一副农村“九大碗”的样子。这会虽然时间还早,不过已经有一些熙熙攘攘的人了。他们和杨不一一样,都是慕名而来的“好吃嘴儿”。
蓉城很多人都相信,真正的美味很少出现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出现在那些知名度很高的餐厅。他们反而是开在各种偏僻的地方,躲在
喜欢梦幻食神系统请大家收藏:(m.txt88.win),Txt88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