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的墙上有他与中南海首长的合影,首长慈眉善目,含笑点头,
郑东指指点点,潇洒自如,显示了他与首长非同寻常的关系。在他的卧室之内还挂着一幅对联。那是a省出版厅原厅长、离休老干部高洪先生的墨迹联曰:“施墨涂蟹横两京,驱黄鸣鸡震东南。”这当然是指郑东经常性地为别人画螃蟹,涂公鸡,从古都市画到了北京市,比如眼下全国“扫黄”办的哥儿们那儿和古都市驻京办事处的弟兄们就有不少人有郑东的螃蟹、公鸡一类随意之作。这联语不仅巧妙地将郑东的名字嵌在了其中,还突出了他善于画的两样东西及他所从事的工作特点,颇得郑东心意,不时欣赏把玩。
老荣摸着刮得光溜溜的下巴,欣赏墙上的对联,自言自语:“这幅联语写得不错,简直惟妙惟肖了。”
听了老荣的称赞。郑东喜上眉梢地说:“吾等‘扫黄’战土,生性豪爽,不拘小节,不拘礼法,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去挑战邪恶和腐败,自当有点横行江湖之气概。当前新旧体制交替时期而致‘礼崩乐坏’之现象,类似春秋之交乃大变大革的时代,旧体制已难以制约由其孕育出的腐败现象,新体制于市场经济的母腹之中尚未成胎型,此时此刻以正义之自由人格战胜腐败之自由人格,真性情也就聊胜假道学之一筹了。”
“是啊,在这个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也可以说是‘礼崩乐坏’的特殊时期。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宗法传统的国度里,
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人是不见容于世俗的。越矩者被称为狂狷之士,按孔子的说法是‘狂者进取,狷者自适’。到孟子那里就成了‘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了。世俗的君子是循规蹈矩的,至少表面上是不逾越规矩的,至于私下里损公肥私,只要表面上道貌岸然,形象也就光辉了起来,这也是中国特色呢。古人对这种两性人格,称为‘乡愿’。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宋代理学大师解释孔子这句话时说:‘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而非,而反乱乎德足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因此乡愿以其虚伪的道德面目出现,悦世媚俗是一种丧失了自我人格的伪君子,孔子痛恨乡愿,因为其以假道德破坏了真道德。王阳明说:‘乡愿以忠信廉洁见取于君子,以同流合污无忤于小人,故非之无举,刺之无列。然究其心力,乃至忠信廉洁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坏矣,故不可与人尧舜之道。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不足以累及其心。真有凤凰千仞之意,一克念即圣人矣。’因此狂狷之士虽言行不无偏激,徒存进取心,而志存高洁,特立独行,具备成圣的条件。”老荣侃侃而谈,一副故作深沉的教授模样,摇头晃脑,眉飞色舞。
郑东则对他的高论颇不以为然,对于所谓“乡愿”人格的一番剖理辨析自己是赞同的,而对狂狷之土的一番说教,他并不这么认为。他说:“狂狷之士也只是顺其自然而张扬个性而己,并没有你所说的那么崇高,去孜孜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他们无意成圣,
有意成圣者必然为这种意图所异化,而成为道德典范的奴隶,则个性就难以张扬,不想成为乡愿也成为乡愿了。所谓‘功名反被功名累’是也。故古人言:‘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他们追求的是本色人生,是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种自我价值最终是不与对人类本身的终极关怀相悖离的,是独立自由的内在精神,狂者直言无忌,勇猛精进;狷者持之以恒,不随波逐流而寻求自适,自然都不是为了成为圣人,这里面是不含有任何功利观念的。寻觅功利,必然为功利所惑,而丧失人性中许多许多美好的东西,也即赤子之心也。这就是外怀刚肠疾恶之心,内敛绝假纯真之性,以赤子之心而展露真实性情,以真性情而反对假道学。人如果过分热衷于成名、成圣,必然要把诸多真性情掩盖起来,去曲就社会的习俗和官场的陋习,也就应了朱熹对乡愿的剖析:‘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了。孔子、朱熹就因为成圣人之心太迫切,而为功名所累异化成了乡愿,尽管他们自己对乡愿深恶痛绝。孔子当了鲁国的司寇才几天就杀了少正卯,少正卯只不过是一个具有独立见解而拥有众多追随者的学者而已。他们罗列的罪名与“文化大**”中‘四人帮’对广大干部、群众的诬陷又多么相似。历史是不断重复的,悠久而厚重的传统文化是‘克隆’这类历史现象的最好温床。
不想成乡愿者最终成乡愿却也是人格的悲剧呢!”郑东微笑着反驳老荣,老荣一时无言以对。
郑东又自顾自地演说下去:“我倒也特别欣赏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那首《南吕.一枝花》的散曲呢。”说完他竟朗朗上口地大声吟诵起来: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
喜欢银色诱惑请大家收藏:(m.txt88.win),Txt88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