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陶佑和高武两人,其实想说,如今铁、民、产已经联手,未来的华夏,只有鬼子求着华夏别打的份,而绝不会再是华夏跟着鬼子后边求爷爷告奶奶。所以,刘忠然代表不了华夏,他签不签订那份条约,根本便与华夏没有任何威胁。
但她瞧了瞧两人一副心愿已了后,俨然卸下担子后的坦荡模样,到底是没有说出什么。
正如陶佑说的,华夏的军人可以冲在前线去打败敌人,用命去拼一个盛世,但华夏军人的心血,却决计不能被辜负!
在华夏获得战争真正的胜利以前,她再不希望听到有任何华夏一方势力的掌权人、或各行各业的重要人物,率先低下自己的头颅,做了投靠鬼子的汉奸了。
“秦先生怎么看?”锦颐稍稍侧过了头,瞧了瞧仍然拧着眉的秦非正,难得好脾气地问道。
秦非正向锦颐点了点头,也没准备在锦颐这个盟友面前去隐瞒什么,“我们华夏的同胞们,确实是应该要认清日本企图亡我华夏的狼子野心和刘逆的卖国贼嘴脸,让那些身处在抗日阵营里,却对日本和所谓的‘和平’仍旧抱有幻想的糊涂人赶紧丢掉幻想,明白‘求和之路,就是死路’,头脑赶快清醒起来,坚定我们抗战到底的决心。”
“至于陶先生和高先生……”秦非正前面那些话多是说给锦颐听的,到了这里,他方才说着自己的决定,“爱国不分先后,两位先生先前虽受了错误思想的蒙蔽,但好在迷途知返。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冒死脱离追随多年的刘逆集团。接下来秦某会安排几家报社的人来对两位先生进行采访,希望先生们能直接以二位原本的身份,来向国人揭露鬼子的诱降政策。”
以“原本的身份”,即意味着他们要在承受着刘忠然集团追杀的情况下,亲自去暴露自己的行踪。只有这样,方才能证明他们揭露事实的真实性。
陶佑和高武两人怔了怔,而后又对望了一眼。倒也没花多长时间,像是做下了什么决定似的,两人纷纷点头应道:“好,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对报社记者知无不尽。”
就眼下瞧来,两人似乎对“活着”两字并无什么太大的渴求。倒真像陶佑先前说的,或者他们之前是想过要直接去死的,只是在死之前,他们还想做些最后的什么,这才苟活到了今天。现在,他们想要做的做完了,那么活不活着,自然也就没了太大的所谓。
毕竟当初,是他们首先走上了错路。
锦颐默默扯了扯自己的嘴角,忽然想起当初的自己对秦非正的各种隐忍。她惯来以为,每个人不论持有何种政治信仰,但至少维护祖国统一这一点,应当是所有人共同的神圣职责。即使政见不同,能忍则忍,决不能当分裂和出卖国家民族的罪人。
不自觉地摩挲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算是认可了两人的舍生报国,她这才承诺道:“两位先生不必担心,铁血军不大,人不多,但护下两位先生,应当也没有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爱国不晚,“高陶事件”也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了,历史上其实也有不少这种幡然醒悟的类型的,算是精神上坚定抗日决心的一个例子~
另外,这是一章肥章,4000+,因为不好分开,所以就等今天码完一起发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日刘密约》的暴露,在人心浮动的华夏引起了一次强烈地政治地震。
那些原本应该可以称为民军, 却是由原本军阀变化来的将军们, 有些想不花费一兵一卒, 便自得安宁, 哪怕在明知华夏优势的情况下,仍旧看重日本的武装力量,想要交好日本的,现在,所有的心思也便都该淡了下来。
而民众里那些脑子不清醒的,在锦颐主动发兵厦门后,便指摘着锦颐野蛮强横的, 指摘她非要挑衅日本、挑起两国战争战争的, 指摘她有失华夏礼仪之国风度的, 也都该闭嘴了。
事情轰轰烈烈地闹过了一阵之后,六月初的时候,马启鸿回往延安后派来的代表,总算是到了。
因着如今国民政府仍然算是华夏的正统, 武汉也仍旧算是国民政府名下的管辖地, 是以,产党一方代表来后,是由秦非正亲自派人去迎接并安排住宿的。而又因着三方同盟的关系,为表重视对对方的重视,产党代表来的当天,锦颐和秦非正便率先等在了国民政府市政厅的一间办公室里, 等待三人的会面。
产军人少,但显然是知道自己要长久待在武汉,需要人手来配合着完成任务,那产党代表来的时候,到底还是配足了五百人。
下午三四点接到了人后,又先安排了其他的人住下,等秦非正派去接人的人领着产党代表到得市政厅的时候,天色已经有点晚了。
锦颐同秦非正分坐在两张单人沙发上,一同等着那产党代表的到来。
事实上,哪怕明知道华夏最后当权者是属于产党的,但近些年来,她仍旧未曾特意去观察过产党的发展轨迹。以至于到了今天,她也并不知晓马启鸿到底会派谁来代表他进行谈判。
民、铁、产三方同盟的消息若是放出去,必定也会是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是以,在她看来,能作为产党代表而出现的人,必定是一个深受马启鸿器重、在产党极具地位的人才是。
哪怕曾经马启鸿确实是为那人带了一句话,叫她十分讶异,她也实在是不曾想过,
喜欢此生应不负[民国]请大家收藏:(m.txt88.win),Txt88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