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轰炸机,绝对不会出现火力不足的情况。如果他们有心要硬攻上海,就算我们严防死守,再次把上海给守下来,也必然只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就算鬼子是想保存实力,那也应该是看见高然他们的霍克机到了,抢在他们攻击之前就撤退的。硬是等到高然他们攻击了,才开始“慌乱地撤离”,反倒显得有些刻意。
“更何况,鬼子们最近进攻的次数有些太频繁了。”不像是为了进攻而进攻,反倒像是为了隐瞒什么行动而刻意抛出的烟雾弹。
锦颐因着还在思考,说出口的话也只是说一句藏一句。高然跟不上锦颐的思路,只大致知道这不是个好征兆,便只能试着建议道:“那下次鬼子再来的时候,我们继续追上去?”
“不用。”
像是害怕高然冲动下会做出其他的什么,立马便拒绝了他的提议。
行军打仗,作为被侵略的那一方,守成的将领,即便可以更大限度的拖延时间,却始终是处于劣势的。只有多变的将领,才可拥有一搏的把握。
一直以来,锦颐都自认自己是属于比较激进的那一类将领。突袭、反守为攻之类的事情,做起来毫无压力。可到了现在,她却已经到了不得不谨慎的时候了——
鬼子既敢这样安排,未必便没有留下后路。
关于后世,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记忆已经逐渐消无。但大略上几场著名的战事,她却记得尤为清晰——
上海过后,华夏紧接着落难便是南京。
她隐隐间总觉得,鬼子们这次一样的举动,会同南京大变有关。可此时上海也才只刚刚得守,根本就不可能大范围调动士兵。原本心里就焦急紧迫,她更该让自己谨慎起来,决不能让军中的战力产生不必要的损耗!
沉吟片刻,锦颐缓缓抬起头来,望着高然,心里不自觉的就产生了些期待——
“高然,你有办法联系你们东北军其他的将士,来支援我们作战吗?”
问话里,锦颐没有让高然联系东北军的总司令林世源,反而是让他直接联系其他各师团的军长、指挥员。这并不是因为她没将林世源放在眼里,而是因为她知道,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能联系得上林世源——
秦非正惯来是个记仇、权力心重的人。
西安事变之时,被林世源挟持,受到威胁良多。不过是彼时被于美涵等人接回南京之时,林世源并未跟随,这才无奈隐忍不发。
此次迁都重庆之时,正好偶遇林世源前往慰问军中将士,当下便让随行的军队将其擒住。在抵达重庆以后,甚至还装模作样地将此事提上法院,判了林世源十年的囚禁。
当然,以强硬的手段软禁了林世源后,秦非正的最终目的,是那余下的十几万、群龙无首东北军。毕竟上海一役过后,民军精锐损失颇多。
那些东北军,有的被秦非正收编到民军,有的却宁愿自主抗战,也不愿受民党制约。
锦颐这句话问的,就是那少数未曾被秦非正收编的东北军。
“在东北军的时候,空军和陆军的训练不在一处,联系也不大。那些陆军我恐怕无能为力,倒是我原本就是过命交情的那些战友,可以一试。”
高然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谨慎地将自己能够保证的统统摊在锦颐面前。
“那就这样吧,尽你所能就是了。”
锦颐心里有些没底,却又无法将这份压力统统推到高然的身上,便只能努力地沉下气,希望现实情况没有她预料的那么糟。
*
虽然无法大量的遣兵离开市区,但锦颐在这天过后,仍然是尽己所能的调派出更多的士兵,去到上海防御工事薄弱的县城村庄去防守。
事实上,她察觉到鬼子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很早了,甚至那还只是鬼子们开始布局的初期。可显然,她一贯以来的表现只能是使得鬼子们更加谨慎小心,将原本需要的更长的准备时间来压缩到更短。
简单来说,即是锦颐一直担心着的事,最后还是发生了——
其实她想的没错,日军想的的确是声东击西。她唯一想错的,是鬼子并不是想要通过突破防御工事薄弱的县城来打进南京,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拥有一整条完整且坚固的防御工事的无锡。
他们仅仅用了一个夜晚的时间,就把分散在毗邻无锡周遭的几个县城、市区的士兵悄悄聚集,借以众多轰炸机等重火力武器,对无锡实行了针对性攻击,使得原本应当万分坚固的澄锡国防线就此被攻破。
当夜,守城的民军和铁血军战士全部牺牲。
等到第二天上海市区内得到消息的时候,无锡内部的所有消息都已经被鬼子们封锁了,只依稀能够让锦颐从原本对上海地势的了解中猜出,他们是要攻陷江阴要塞,开始控制长江。
“我们是现在马上带着人去无锡,还是带着人赶赴南京,亦或者仍旧这样守在市区里?”
张腾飞简单的一句话,直问到锦颐此刻心里最纠结的地方。
通过长江,鬼子们能毫无阻碍的登陆南京。
如果没有人守住无锡,鬼子就可以派更多的人通过长江支援攻占南京的士兵。如果没有人守住南京,那在沈阳时就叫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就会再次上演,历史就会回到原本的轨迹……
可还是那句话,上海市区同样离不开人……但凡上海这块地方没有后顾
喜欢此生应不负[民国]请大家收藏:(m.txt88.win),Txt88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