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子的婚事。
庆源帝意欲将内阁次辅杨卫的嫡长孙女杨静瑜赐婚给太子为太子妃,待太子十六岁之后成婚。
内阁首辅张士尧已经年届六十,已到致仕年龄,如无差错,杨卫应该会是下一任的内阁首辅。
杨家是书香世家,杨卫为官清廉,虽位高权重,但却从不结党营私,杨家子嗣本就不丰,几家姻亲也均是普通文官家族,若是以薛后的眼光,纵使没有薛芯荚,杨家也是不符合其标准的。
庆源帝道:“朕打算在新年后给太子赐婚,虽然杨卫的品性和杨家的家教朕都信得过,但这毕竟事关熙儿终身,你这段时候就再帮朕查查这姑娘和其父母吧。”
燕王应诺。他自然早就知道自己兄长不会放任薛后让太子娶薛家女,薛后的那点心思他们都没放在眼里过。
庆源帝又道:“上次朕还跟你提过让你看看礼部选出来的那几个姑娘,可从其中择一为你的王妃,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燕王看着自己皇兄因为久病而异常消瘦的面容,这些时日庆源帝的安排他还如何看不出他的心思?
兄长已时日无多,他自自己幼时便一直护着自己,临终时亦处处为自己打算,反是自己近乎步步算计,燕王心中难受,此时便也再无意隐瞒自己的心思。
他道:“皇兄,上次您跟臣弟说过之后,臣弟考虑了一下,那几位姑娘臣弟从未接触过,亦不知其品性,所以与其娶一位不相识的姑娘,还不如娶一个知其底细的。”
庆源帝听自己弟弟这般说就笑了,道:“你这样说,是心目中已有人选了?”
“嗯,”燕王没再隐瞒,上次是事出突然,此次却已深思熟虑,便直接道,“就是傅姑姑在魏国公府教了五年的那位夏姑娘,傅姑姑回京城之后,有意在京中开办女学,她很喜欢夏姑娘,便又住进了魏国公府,找夏姑娘帮她一起筹划。皇兄让臣弟考虑王妃人选,臣弟便想到了她。”
傅姑姑便是傅先生,她是庆源帝和燕王两人生母闵后身边的心腹女官又有功夫,因为闵后过世时燕王才两岁,闵后临终时便让傅姑姑照顾燕王,所以庆源帝对傅姑姑也是熟识的。
这段时间庆源帝躺在床上已经听到了多次别人尤其是自己的皇后说起这位夏姑娘,所以此时他听到自己弟弟竟然有意娶这位姑娘为妃不禁就有些愕然。
他道:“这位夏姑娘竟是傅姑姑亲自教养长大的吗?”
燕王道:“是的,是臣弟年少时在魏国公府见到她,才几岁,虽有父母却等同于无,心中同情,她又合了傅姑姑的眼缘,所以那时臣弟就让傅姑姑去了魏国公府教导她。”
庆源帝:“.……”
才几岁…….他弟弟什么时候这么有同情心了。
燕王看自己兄长无语的表情,就道:“那时也未想那么多,只是兄长提及让臣弟考虑王妃人选,她虽然身份上低一些,但到底是傅姑姑教养大的,臣弟此时也无意娶一个完全不识的外人。”
难道她就已经是内人了吗?
不过燕王提及年少时,不由得就让庆源帝忆起幼时的他,眼里就多了因回忆而更显温情的笑意,自己这个弟弟就是这样,外表冷硬,一般人很难入了他的心,但只要入了他的心的人,他就会特别照顾和长情。
庆源帝笑道:“罢了,既然是你自己选的,还照顾了这么多年,那便是她吧。朕年后便跟太子妃一起,给你赐婚,册封她为燕王妃便是。届时你再领她过来给朕看看,这段时间不停有人提起她,朕本是没有好奇心的,但是你喜欢的,朕便想见见了。”
燕王眼中闪过了片刻犹豫,但到底没有说暂时不想赐婚之类的话来,以免徒增风波。
翌日,他便派人传信约见了以宓。
而此时的以宓正在厅中和外祖母韩老夫人以及国公夫人曾氏一起招呼着久已未见的夏老夫人和夏大夫人。
夏家前些日子已经回京,他们安顿好了,夏老夫人便递了帖子到魏国公府,大约便是为了接以宓回夏家吧。
按理来说接以宓回夏家该是由夏二老爷和夏二夫人出面,奈何夏家也知道魏国公府不待见那两人,夏老太爷便让夏老夫人带着夏大夫人姚氏过来了。
当初以宓离开湖州府的时候,因着沈家沈老夫人寿礼以及以宓“害”夏以珠之事,夏老夫人怒斥以宓,以宓却步步不让,近乎反目。
只是大半年未见,那些争执似乎也都随着时间风消云散了,此时夏老夫人和夏大夫人看着以宓的目光温和又慈爱。
以宓给夏老夫人和夏大夫人行礼,夏大夫人就亲自起身上前扶了她,然后笑道:“半年多未见,宓姐儿出落的真是越发的好了。这些时日,你姐妹们都惦记着你,我们回京,她们想着能见到你,不知道有多开心。”
以宓笑,她们自然是开心的,不过不是因为要见到她,而是她们一直觉得在湖州府勋贵世家太少,寻不到好婚事,所以想回京城定亲的。
以宓行礼,只道“劳祖母,大伯母还有姐妹们惦念了”,并无多言
喜欢绝色多祸害请大家收藏:(m.txt88.win),Txt88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