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这点,陈元开始着手考虑难民的事。
其实这种事并不难想,隋炀帝征集大批百姓修运河,致使土地大面积荒废,百姓苦不堪言,这也就导致了爆发。
后世对杨广的评价贬褒不一,但是这在陈元看来,杨广只是暴君,却不是昏君。
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想做个文治武功的千古一帝,他非常有战略眼光,这一点从修运河就能看得出来。
只不过太心急了,这种事哪是一朝一夕就能干成的,没个几代底蕴哪是那么容易啊。
你百年之内的活想要十年之内就干完,步子迈的大了,自然就扯到蛋了。
人家秦始皇建长城、修皇陵,百姓徭役苦不苦,怨不怨?
可是人家就没事,因为人家有那个能耐压下去,他活着的时候,谁敢跳出来?
有多大锅下多少米,你杨广但凡循序渐进,也不会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要知道隋朝可是猛将如云啊,隋文帝给他留下了丰厚的家底。
手里抓着一把的炸弹,可惜一不留神把自己给炸了个稀巴烂。
陈元甩了甩脑袋,静静地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事。
其实还是那句话,解决这个并不难,无非就是义仓粮食储备支撑不了多久。
正如宋仁杰所说的那样,毕竟这都是岭南的义仓。
这批难民用了,万一明年丰收不景气,那么岭南的土著百姓吃什么?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农民吃饭可全都看天意。
退一万步讲,就算明年大丰收了,可义仓的储备粮食也不可能源源不断的解决难民。
这只能治标,要想治本,那就让这些难民都有耕地可种,自给自足。
想到这,陈元心里大概有个主意了。
只见陈元抽身坐下,目光迎向那双充满希冀的眼神,坚定的道:“大哥,这事我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但是能不能做到,那就看大哥你了。”
宋仁杰脸色一喜道:“陈兄弟你尽管说,只要能解决难民的事,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一定要去办到。”
陈元点点头,难怪宋家在岭南拥有如此之高的威望,整个岭南的百姓心之所向,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
不过幸亏宋家没有争霸的雄心,如若不然,以宋家的威望,加上手握重兵,隋炀帝一死,自立为王,与群雄争霸,他李世民能不能得天下,还真是未知数。
要知道镇南侯宋圣杰那可是真正的将门之后,这也是当初隋文帝招降时许下各种条件的原因,
宋家世居岭南,祖上则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手下大将。
统领大军先后消灭南燕、后秦以及大破北魏之战,功勋卓著。
公元420年,刘裕定都建康,国号宋。
于是宋家祖上率军前往岭南,收复百越各族,而后镇守岭南,从此定居此地。
而当代家主宋圣杰,智勇双全,无论是兵法谋略还是统帅能力,堪称一绝,这也是当初隋文帝许下重诺招降的原因。
守卫岭南之地数十年,威名远扬,使得边疆蛮夷心生胆寒。
一生征战,未尝败绩,他若是真想争天下,跟李唐硬杠起来,即便打不赢,那么实行南北对持,坐享半壁江山也不是难事。
“大哥,不知岭南一共逃过来多少难民?”陈元问道。
“目前已达八百余人,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这才是他担心的问题,要是只有八百来人的话,何必这么烦恼啊。
可问题是,还在不断的增加,最终能逃过来多少难民是个未知数。
所以身为岭南的主政者,必须要提前想好对策。
上报朝廷肯定是不能的,这批难民要是被朝廷抓回去,只有死路一条。
按照宋家的行事作风,这种事是做不出来的。
这也就幸亏在岭南,宋家有资格这样做,换做任何郡县,谁敢隐瞒不报?
“其实这事并不难解决,大哥所担心的无非就是义仓粮食不够,那么好办,只要大哥下令,凡是逃过来的难民,都给予一定的耕地,让他们实行自给自足不就解决了。”
据陈元所知,隋朝主要实行的是均田制,其次是租调制。
说白了,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有些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而有些土地在其死后还给朝廷。
其实在开皇二年朝廷就有规定,官人永业田与其品级相适应。
自诸王以下至都督,多至百顷,少至四十亩。
以此同时,内外官按其品级高低授给职分田。
多至五顷,少至一顷,内外官署还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
这也是最初时期的政策,可是随着隋文帝的大一统,那么均田制就逐渐行不通了。
国家不打仗了,人口激增,土地自然不够分了。
后来大业元年,隋炀帝下令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租调,也取消了他们的授田。
所以现在的矛盾,就是朝廷是给人口分配土地的,但是现在朝廷征集大批农民去修运河了,那么土地自然就荒废了。
所以现在逃过来的难民,再次按照均田制不就解决了。
宋仁杰苦笑道:“朝廷早就下令按照人口分田,而岭南的百姓亦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目前岭南所有耕地,均是按照人口分配的,实在没有多余的田地。”
“所以如今过来的这些难民,要是少量难民,怎么着也能分到田地,可现在这情况,难民源源不断,谁也不知道后续还会有多少难民过来,要想这
喜欢大隋逍遥王请大家收藏:(m.txt88.win),Txt88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