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这些虚实结合的地方在公众以及部分专家学者中引起了争议,某些专家教授觉得李云龙一点都不像我军的军官、一点都不懂我军组织原则和革命纪律、一点都没有人民子弟兵的味道。甚至还说,李云龙所领导的部队,也一点不像我军的部队。他们认为,李云龙这种匪气的形象损害了我党我军的光辉形象。认为如果都像李云龙那样打仗,根本打败不了日本鬼子。
我认为这些质疑反而说明我们国家多年来的宣传不到位,给读者或观众造成了一种所谓的八路军、**的固定形象,让他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式,如果一个人物形象出现,跟这种定式有冲突、碰撞,他们就觉得很不舒服,这种观念未免太陈腐了。
我觉得正因为有李云龙这样的人物,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很多小说中被专家质疑的场景描写,其实在现实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缴获战利品写封条,当年开国少将、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钟伟同志就是这样干的,甚至一支部队把另一支部队从桥上赶下去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钟伟作为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第一任军长期间,更是曾经用枪顶着副司令员陈伯钧的脑袋,表示坚持不撤退。
当年开国中将、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郑维山同志就是爱喝酒骂人,敢临阵抗命。打北平的时候,战术是**同志在西柏坡部署的,郑维山同志临敌变阵,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凭军事感觉行动,事实证明,郑维山同志是正确的。
很多专家教授看了《亮剑》觉得有损我军的形象,可是这些专家教授真的知道我军历史上的形象是什么吗?在战争年代,我军的用人法则跟现在是不一样的,谁能带兵打仗谁就能当指挥官,这是非常惨烈的战争规定的用人法则。
我们几十年的宣传离真实有距离,我们接受的教育离真实有距离,如果有人多角度去研究这段历史的话,他应该能接受这部小说。至少小说里体现出的事情在武装斗争的年代是有的,而且是非常典型的,尽管不是全部,但是正确地还原了一种现象。
这些情节非常真实,甚至可以说《亮剑》非常真实的还原了历史。我们当年的将领哪一个不是没有个性的,**就是靠这些极其有个性的将军打下来的天下。实际上《亮剑》中所反映的人物、事件和矛盾冲突都力求贴近当时的历史真实,使人看了觉得有历史的影子。很多军队高级将领看了之后都叫好。
如果真的都把这些抗战将领都弄成一个模子一样的东西,那不是骗人吗?
《亮剑》的作者橘子把我们军战争年代很有个性的人物故事给文学化、集大成了,是了不起的。我认为不但不会影响我军形象,反而会让我们去反思我们今天该使用什么样的人才。
有的专家教授甚至搬出了**同志的建军原则来批判《亮剑》,在此我想引用**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希望这些专家教授们好好看看。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
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
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
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
所以我及许多解放军高级指战员都认为《亮剑》的作者橘子没有叛国,他不是汉奸!相反,他只是描写出了真实的历史场景,我们认为这才是新时代中国所需要的。就像邓老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我认为橘子写的这本《亮剑》在很多方面的确是做到了实事求是,希望广大群众以及专家教授能够解放思想。”
沈红星看了这篇文章,只觉得心情大好,昨天晚上被那帮砖家叫兽们恶心的气几乎全都消了。只是没想到自己的《亮剑》居然能吸引到这么高级的**——原国家主席的儿子来维护自己。
此时,昨天晚上那在电视前慷慨激昂的批判《亮剑》的地中海叫兽王斌,以及酷似吸毒者的专家郑爽,则是满脸大汗的看着手中的报纸。他们想不通怎么以前在十年动乱时期,甚至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都仍然好用的上纲上线、扣帽子**怎么行不通了?
这个写出《亮剑》的菜鸟作者橘子,居然可以动用到原国家主席之子的维护,他到底是什么身份?能够得到这么大牌的**的维护,橘子只能是更大牌的**啊!
喜欢重生者狂想曲请大家收藏:(m.txt88.win),Txt88网更新速度最快。